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高考總成績462分,入圍省本科招考段,正在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寄來。日前,東莞市高埗鎮一名社區矯正對象小李查詢到了高考成績,她開心地將信息分享給東莞市司法局高埗分局工作人員。在留言里,她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規劃,對工作人員的熱心幫助表達了衷心的謝意。
這是東莞多措并舉精準幫扶,實施人性化措施,促使社區矯正對象完成人生蝶變的剪影。東莞全力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積極完善體制機制,構建規范化執法保障新體系,同時建設“智慧矯正”,構建智能化運行支撐新支點。通過一系列措施的探索,東莞大力提升社區矯正規范化水平和精細化水平,構建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新模式,推進社區矯正工作上水平。
●南方日報記者 何建文
春風化雨精準矯正助圓夢
走進高埗鎮社區矯正中心的小李,顯得頗為膽怯,流露出不安情緒。工作人員通過來訪人員提供的法律文書,核實了對方是因犯盜竊罪而被法院發函委托進行社會調查評估的當事人。
在制作問訊筆錄過程中,工作人員了解到小李剛滿20歲,去年曾參加過高考未能順利入讀。個性獨立的她,選擇了邊溫習重考邊兼職直播帶貨。工作需要化妝,可小李沒有錢,也不愿向父母要,于是她將手伸向商場的化妝品柜臺,最終被店員發現報警。
檢察院提起公訴后,由于涉案金額較小,當事人認錯態度較好,法院委托高埗司法分局對她是否適合社區矯正進行社會調查評估。工作人員表示,整個問話過程中,小李說話聲音很低沉,問一句答一句,由于戴著口罩,大家看不全她臉上的表情,但從她游離不定的眼神可以看出她的膽怯與不安。
如果因為盜竊罪被關進監獄,小李心中的大學夢和未來都將成為泡影。工作人員做完筆錄,及時將了解到的情況匯報給了高埗司法分局負責人。這種身份的情況也是高埗司法分局第一次遇到,分局貫徹“以人為本”思想,全面考慮被調查各方的反映意見,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小李被收監執行。
社區矯正小組成員通過與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科溝通,借鑒了相關案例的做法,同時聯系社區婦聯負責人一起參與并獲得支持。
經過對小李父母、鄰居、所在社區的調查,大家對她犯罪的事實表示惋惜,想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愿意在她社區矯正期間當好監護人和志愿者。
法院的判決很快下來了。為了更好地做好小李的社區矯正工作,引導其進一步積極向上改造思想的行為,高埗司法分局安排一名女性工作人員作為小李社區矯正期的主要對接人,讓她在遵守法律規定的同時,更好地投入學習中,為未來鋪路。
一切都是按最初設想推進的,在重點管理期間,工作人員除了對小李進行日常監管教育外,同時加大對她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學業上加油鼓勁。工作人員通過實地走訪,緩解她與父母的關系,逐漸消除彼此隔閡,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助力矯正工作。
經過不間斷的觀察,工作人員發現小李一度憂郁的眼神,終于綻放出了“光芒”,連說話語氣都能感到明顯歡快了。
社會經驗不夠,自身定力不強,僥幸心理作祟,小李犯了不該犯的錯。工作人員通過信息化核查數據得知,小李有私自違規外出廣州,并在外住宿的情況。工作人員核查得知,是當晚一名朋友說自己喝多了酒,無法回學校且無人照顧,請求小李幫忙。小李沒有過多考慮自己的現實身份,亦未思考違法后果,便打車去了廣州,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東莞。
依據有關實施細則本應該對小李立即做出訓誡處分,高埗司法分局考慮到她幾天后就要參加高考,經與市司法局進行溝通,為了不影響她高考,決定將違規處理的日期延遲到高考結束后。
在此期間,工作人員一直對小李給予鼓勵,告訴她一定要把握好機會,用實力證明自己,并沒有提及接受處分的事。高考結束后的第三天,工作人員通知小李到分局接受違規處理,依法給予其訓誡處分。后來,小李查詢到高考成績是462分,順利入圍本科招考段。她知道實情后非常感動和后悔,表示今后一定會牢記工作人員的教誨,落實社區矯正監管規定。
“智慧矯正”促信息化體系建設
建設“智慧矯正”,作為全市社區矯正工作構建智能化運行支撐新支點。東莞高度重視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攻堅克難,強化社區矯正技術支撐,積極推進“智慧矯正”建設。
莞城司法分局“四個準點”推進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管理,其中結合“智慧矯正”建立準點報到機制。“準點”是社區矯正對象積極配合社區矯正的表現之一,也是有效監管社區矯正的重要規范之一。
為讓社區矯正對象對于社區矯正管理工作更加清晰和配合,莞城司法分局積極建立準點報到機制。
目前,東莞社區矯正遠程視頻督查系統實現全覆蓋。據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科工作人員介紹,市鎮兩級社區矯正機構在全省率先完成實時音視頻系統全覆蓋,實現部、省、市、鎮四級聯通,依托全省統一的社區矯正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加強信息化監控等。
東莞正積極創建“智慧矯正中心”,將“智慧矯正”信息化體系整合應用于社區矯正中心,通過智能管理、預警預測、輔助決策等方式,推動社區矯正傳統工作模式轉型升級,打造社區矯正工作智能化運作的前沿陣地。
2020年8月,司法部下文確定東莞作為全國“智慧矯正”市級試點單位。市司法局印發了全市“智慧矯正”建設方案和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推廣應用VR“沉浸式”震撼教育、自助矯正終端和移動矯正終端等創新項目,指導各司法分局開展“智慧矯正中心”創建。其中,茶山“智慧矯正中心”創建示范點已于去年5月完成創建部署,并在全省率先完成向司法部申請首批考核驗收。
“多部門聯動,努力打通共享協同渠道,深入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睎|莞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科工作人員介紹,全市社區矯正已實現與法院信息化聯網,通過網上辦理調查評估、交付執行案件、發送變更執行地、解除和終止矯正等。
踐行“寬嚴相濟”政策
鳳崗鎮社區矯正對象郭某,2022年1月因危險駕駛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二十五日,緩刑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2月11日,郭某到市司法局報到,由執行地司法所負責對其實施社區矯正日常管理。
“通過‘管’‘教’結合,充分調動矯正對象自我改造的自覺性,同時注重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心理疏導,強化指導幫扶,達到矯正教育的良好效果?!兵P崗司法分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矯正工作后,郭某的精神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觀,在辦理解矯手續當天,他表示已經報名參加某大學MBA函授本科課程,努力提升自己。
東莞司法行政系統積極踐行“寬嚴相濟”政策,構建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新模式,堅持嚴格公正執法,大力提升社區矯正規范化水平。
市司法局多管齊下,包括積極推動將社區矯正定期走訪、實地查訪、協調處置等事項納入綜治網格管理;聯合東莞監獄推進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開展“震撼教育”活動、常態化開展罪犯離監探親、實施遠程視頻會見服務等工作;每年聯合市檢察院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加強基層社區矯正執法監督,推進和規范社區矯正工作;在“憲法宣傳周”期間,組織司法分局開展“社區矯正開放日”活動,擴大人民群眾對社區矯正工作知曉率,全方位接受社會監督。
構建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新模式,以此提升執行效能,常平落細監管舉措,做到嚴格周密執法。該鎮結合社區矯正法的有關規定和工作實際,實施社區矯正全周期監管措施,并編制“社區矯正管理操作手冊”,實現對社矯對象的有序管理。
東莞抓好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同時落實教育幫扶。各司法分局扎實做好社區矯正對象常規走訪工作,加強對在冊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和監督,進一步掌握社區矯正對象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家庭關系等狀況,確保社區矯正對象不出現脫管、漏管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