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人工智能標準工作系統謀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標準委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我國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快形成。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標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圖1(工信部聯科四部聯合發文通知)來源:www.miit.gov.cn
人工智能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技術,正推動實體經濟與新型工業化深度融合,對制造、網絡、數字中國建設有重要支撐作用。產業鏈涵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基礎層含算力、算法、數據;框架層為深度學習框架和工具;模型層含大模型等技術;應用層指行業場景應用。我國AI產業快速發展,形成大規模市場。新技術如大模型推動產業創新突破,行業應用融合,國際合作深化,需完善產業標準體系。
圖2(人工智能可應用范圍示意圖)來源:工信微報
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人工智能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蜀港(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科技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標準的制定與實施,為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貢獻力量。憑借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專業的技術團隊,已在科技領域樹立了堅實的地位。其擁有通信測試用頻譜分析儀、模擬信關站、傳感器網絡等一系列高端設備,構建了完備的試驗環境和試驗條件。與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公安部門等戰略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更是為技術研發和應用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圖3(合作政企單位客戶群體)
在系統集成技術、軟件開發、安全技術、模塊化設計技術、數據采集和傳輸技術等方面,蜀港科技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優勢。特別是在海洋信息化研究領域,蜀港科技與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頂尖學府和研究機構的專業顧問團隊緊密合作,共同研發,為海洋應用示范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支持。